開發程式難免會需要進行跨平台編譯與測試,所以Docker、VM自然是不會少的,再加上多數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使用如Java、JavaScript等非原生的(native)程式碼做的,十分佔用記憶體,32GB記憶體偶爾還是無法應付突發狀況。趁著這次入手AMD Ryzen 9 3900X的機會,筆者決定一次將記憶體攻頂,不過由於主機板是選用ITX規格的板子,只有兩個記憶體插槽(DIMM),最大就只能插入兩條32GB的記憶體,組成64GB。



由於AMD Ryzen 9 3900X原生支援DDR4 3200,所以筆者就挑選規格為DDR4 3200 32GB的記憶體,並且盡量選擇CL數值(延遲)低的,因為好像有不少記憶體,頻率要上到3200的話只能用CL18、CL19甚至是CL22的。我們可以用「CL值除以頻率」來簡單判斷記憶體的延遲(越低越好)。挑來挑去,比較好買到的也只有芝奇DDR4 3200 C16 32GB (F4-3200C16S-32GVK),使用原生2666的顆粒。

下面就來直接開箱啦!

首先看到芝奇DDR4 3200 C16 32GB記憶體的包裝,這包裝給人很廉價的感覺。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拿到一張芝奇貼紙,雖然是用不到……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由於這個記憶體屬於超頻記憶體,所以自帶散熱馬甲,高度約為4.3公分,算是蠻高的,很可能會卡到CPU散熱器。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來看看將兩條芝奇DDR4 3200 C16 32GB裝上ASRock Phantom Gaming X570 ITX/TB3的樣子。

g-skill-ddr4-3200-c16-32gbx2

使用時要透過主機板的UEFI啟用XMP,才能夠以1600MHz(3200) CL16-18-18-38的設置來運行。

關於這兩條記憶體的效能測試可以參考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