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存在是靜止、不變且永恆的,變化與運動都只是幻覺,只是眼睛業障重罷了。試想一下,一支飛行的箭,它在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都有一個暫時的位置對吧?如果這個瞬間不動,下個瞬間不動,那麼這支箭是不是根本不會動?



這個理論是古希臘哲學家Zeno of Elea(芝諾)所提出的,我們可能會想反駁:「不對,那支箭應該是這個瞬間在這個位置上,下個瞬間是在另一個位置上,就像影片是由一格一格的影格組成一樣,所以它有在動!」但這樣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如果它下一個瞬間是在另一個位置上,那它是瞬間移動過去的?還是我們所說的「瞬間」根本就還不夠「瞬間」呢?

其實這個理論在一開始就出現錯誤了,這裡不談現實物理上的時間或空間到底可不可以無限分割,但我們從小就學過,物體如果要動,勢必得有速度。而速度怎麼來?速度必須是位移除以時間差,如果要計算物體沿著某X軸移動的速度,公式如下:

#{{{
V = { dx \over dt }
}}}#

#{{dx}}#和#{{dt}}#分別代表著X軸上位置的變化量,以及時間的變化量。也就是說,物體如果要動,它就需要一個有意義的速度,以「瞬間」來探討「物體有沒有在動」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意義。因此這個飛矢不動悖論只能說是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