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ighter-summer-day
▲電影劇照

本片小檔案

英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翻譯很有意思值得討論)
台灣正式上映:1991/7/27
語言:國語、台語和上海話(滬語)
總片長:237分鐘
出產國家:台灣
製片商:中央電影公司(中影)
導演:楊德昌
劇中經典台詞:
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小明)
如果人要為自己沒有做錯的事低聲下氣,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只要努力,就會有自己的未來 (小四爸爸)
領銜主演:
張震(憑本片入圍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張國柱之子)
楊靜怡(憑本片入圍當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拍完之後即息影)
主要演員陣容: 張國柱、倪淑君、金士傑、鄧安寧、譚志剛(1993年車禍身亡,得年18歲)、王啟讚、柯宇綸等

前言

今年(2016年)3月,有件大事情跟本片有著密切的關係,也令許多影迷感到雀躍不已,原來是美國藝術電影片商 Criterion Collection (全名美國標準收藏公司,簡稱CC)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為九零年代經典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進行數位修復,也就是即日起您已經可以觀賞到這部片4K超高畫質,長達237分鐘的藍光光碟修復版本了!



1991年(民國80年)所上映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出自知名導演楊德昌(1947-2007,因癌症病逝美國洛杉磯,享年59歲)之手,他與侯孝賢、蔡明亮三人並稱為台灣電影新浪潮代表導演,因此這部片也可以稱得上是台灣電影新浪潮的重要電影之一。這邊筆者先跟大家補充說明台灣電影新浪潮是什麼意思,其實它指的就是八零至九零年代,一群電影工作者發起的電影改革運動,主要有幾個特色包括 題材貼近真實社會、題材自然寫實、不選用知名演員及大量使用長鏡頭(注意這裡指的不是鏡頭的外觀很長或是距離拍攝物之很遠(Long Shot),而是拍攝的鏡頭長時間不中斷),此外主題多半跟台灣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有密切相關。

先來看看這部片的一些年代背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描寫的是六零年代初期的台灣,而它實際上是改編一起真實發生的社會情殺案,那是發生於1961年(民國50年)6月15日晚間十點十分,地點在現今台北市中正區的牯嶺街五巷十號(現址為牯嶺街小劇場),已被建中夜間部開除的初二丙班學生茅武(當年16歲)用刀刺死了初二甲班的學生女友劉敏(當年15歲),此一事件當時造成很大的轟動,也間接影響了那時還在就讀建中日間部的楊德昌,所以也可以說這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導演他的少年時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片長將近4個小時(237分),應該是目前國片單集最長的(賽德克巴萊上下集合併為276分),真的是非常的驚人,也不禁讓筆者好奇這當時在電影院播出時中場有休息嗎?

劇情介紹

就讀建中夜間部的小四成績優秀,他出身於公務人員家庭裡,爸爸是公務員,媽媽則是學校老師,看似平淡無靜的生活,卻因小四身旁夜校同學很多都是小公園太保幫的人,因此影響及改變了他往後的人生。

在一天的機緣之下他在醫務室認識了小明並喜歡上了她,但她是小公園太保幫的幫主Honey的女友,只是因為Honey砍了217(音讀:兩腰拐)眷村幫的頭目紅毛,跑到台南避風頭去了,所以暫時不在台北,不過這使得小四跟小明兩人有不少的機會可以相處。原本一切可以是很圓滿的吧!但人算不如天算一連串的不幸事件才正要以排山道海的氣勢向小四席捲而來。

Honey回來之後,雖然人很好的釋出了善意,認為小四可以帶給小明幸福,孰料卻因兩幫派為籌辦中山堂音樂會的一場鬥爭,Honey去跟217的老大山東談判,由於談判破裂,他慘遭山東設計被推到路中間而被車子當場撞死。

之後,小四的爸爸因為不願意配合跟過去在上海的老朋友汪狗貪汙,就這樣被警備總部帶走約談,由於受盡逼問的折磨,即使被釋放後,他精神上所受的衝擊仍舊揮之不去,情緒變得非常不定,這使得小四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在此同時,為了替Honey報仇,小四便與萬華流氓聯手,偷偷在下豪大雨的夜裡跑去殺死害Honey的217混混(其中也包含首領山東)。

Honey的逝世跟爸爸遭受迫害,使得小四變得心神不寧,沒想到此時竟又發現自己的好友公子哥小馬跟小明有來往,小四因此非常不爽跑去將小馬臭罵一頓,甚至想帶刀去學校找小馬談判,傍晚時分小四沒堵到人卻反而遇到小明,此時小四表明心意,認為自己就如同Honey一樣想改變小明,可是小明非常不滿,她覺得小四接近她就跟其他人一樣,對她好只是想交換感情罷了。

後來小明講了本片最經典的一句話:「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
小明才語畢,沒想到小四壓根兒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他覺得小明不應該是這樣的人,這不是他心目中想像的小明,就這樣狂刺她多刀害小明當場喪命,當然小四長期的壓抑也於此獲得了宣洩。

小四殺了人後就被抓起來了,小馬難過痛哭指小四是他唯一的好朋友,而小四家人則無法接受事實情緒激動,後來另一位好朋友小貓王還錄了他唱的英文歌《陽光燦爛的夏日》送給獄中的小四,結果被警察一手扔進垃圾桶。影片到了最尾聲,小四的母親在家晾衣,看著小四的卡其色制服很久,Radio放送的廣播中則是新一屆大學聯考放榜名單…

(註:民國五十年原本小四經台北地方法院被判了死刑,但在各界爭論之下改判十五年有期徒刑)

心得分享

這電影我分了幾次才看完,老實說整個影片氛圍給人非常壓抑、恐懼、沉重、黑暗且看不見未來的感覺,而且劇情步調緩慢,一個鏡頭(長距離遠鏡頭)也經常停很久,這應該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個很大的特色。我特別喜歡這部片的寫實感,完全呈現出當時籠罩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不同人物的心境。最令人感到惋惜恐怕是小四了,原本他是個是非分明、用功上進的好學生,結果因為遇到一個不值得愛的小明付出代價,美好前途毀於一旦;他的爸爸也很可憐,一開始也是有不畏懼強權的勇氣,後來也是因為被友人陷害而開始變得懦弱、精神崩潰,最後乾脆自我放棄,社會環境會影響人是真的,在這樣的年代下,真的很難有什麼開心的好消息,不論是本省人跟外省人生活都不好過,最終的悲慘結局看了真讓人無限喟嘆啊!